风险评价又称安全评价,是指在风险识别和估计的基础上,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、损失幅度以及其他因素。
得出系统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,并与公认的安全标准进行比较,确定企业的风险等级,由此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,以及控制到什么程度。
风险识别和估计是风险评价的基础。只有在充分揭示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风险因素的前提下,才可能作出较为精确的评价。
企业在运行过程中,原来的风险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,同时又可能出现新的风险因素。
因此,风险识别必须对企业进行跟踪,以便及时了解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风险和风险因素变化的情况。
进行风险评价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
(1)风险评价应该对风险因素全面考虑,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:人、机械设备、物、法规、环境;
(2)所选择的风险因素需要能用数值表示其危险大小,并要建立各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;
(3)评价结果必须综合考虑所有因素,用单一值表示风险的大小。
风险评价分类
风险评价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,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分类:
(1)按评价的阶段分为事前评价、中间评价、事后评价;
(2)按评价的角度分为技术评价、经济评价、社会评价;
(3)按评价的方法分为定性评价、定量评价、综合评价;
(4)按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分为工厂设计风险评价、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、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评价、行为的风险评价、作业环境和环境质量的评价、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风险评价。
风险评估方法
可靠性风险评估方法
可靠性风险评价法是风险定量评价方法的一种,它以过去损失资料为依据,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评价。
层次分析法
层次分析法(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,简称AHP),是美国数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,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因子分析法
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。
》》FRM备考资料推荐:FRM一二级电子版资料